到底有沒有台版Decca黑膠的音效能超越英國Decca首版的呢? 老實說我一直都持否定的態度,直到去年清完這張塵封已久的老台版之後完全改觀:
我很晚很晚才喜歡上馬勒的交響曲,馬勒的作品真的需要較圓熟的人生經歷才能產生共鳴,而且我愛上馬勒的時候其實完全不瞭馬勒的人生,完完全全是他的音樂本身打動了我,大學時完全聽不進去的音樂突然變得刻骨銘心,成了我的心靈寄託之一 - 不過我至今仍然很怕聽到馬勒第一號交響曲,因為那牽聯到一次沈重的不愉快經驗。
早年雖然聽不懂馬勒,但看在其大名和音樂史重要地位的份上還是多少會買一些回家,多半只聽一遍就被罰"站衛兵"。
前年開始重聽家裡的台版黑膠,這張梅塔指揮以色列愛樂的馬勒第四因為又髒又霉一直懶得清理,但因為我剛好有這張唱片的英國首版,所以想要清理起來比較一番:
英國首版SXDL 7501封面
當年福茂在出版Decca數位錄音時把英版編號裡的SXDL全改成了DDR,因此這張原為SXDL 7501的唱片在台灣就成了DDR 7501;此外原本英版只有在最早發行、封面印刷上沒有打上數位錄音字樣的數位錄音唱片封面貼上金色"DIGITAL RECORDING"的圓標(主要就是1979年出的那張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但台灣福茂很常貼這張金圓標(當然是中文化的),主要應該是怕台灣的樂友看不懂原廠設計封面上的英文(福茂的封面印刷是由英國直接提供分色片),不知道那是當年最先進的科技錄出來的唱片。
台版DDR 7501封底
英版SXDL 7501封底
台版和英版編號比較
此外唱片圓標的設計也和英版完全不同,更詭異的是圓標上的編號居然又成了"5BB 7501"。熟悉Decca編號的樂友應該都知道xBB開頭的編號在英版Decca裡幾乎都是用在套裝的專輯上,像TAS榜上那套著名的蕭提版貝多芬第九號編號就是6BB開頭(兩片盒裝),而且福茂版也是用一樣的編號;此外一些兩片裝的專輯在英版裡也是5BB編號(如Ashkenazy彈的拉赫曼尼諾夫24首前奏曲)。但這張馬勒第四是單片的專輯,為何要用xBB的編號在圓標上? 而且既然封套上是用了"DDR"開頭,為何圓標上又變成不同的"5BB"? 這些疑問有待知曉內情的資深黑膠友來回答了。(個人推測是福茂最早出版的Decca數位錄音正是那套經典的1979年新年音樂會實況,那是兩張一套的唱片福茂以5BB開頭編號,爾後就想干脆都以5BB來作為數位錄音的編號,但最後又發現不妥才弄了個DDR開頭的編號。這張則可能是圓標忘了改成DDR,將錯就錯的結果。)
台版Side 1圓標,注意這裡的編號是"5BB 7501"
台版Side 2圓標,注意這裡的編號是"5BB 7501"
Side 1鋼戳 - ZAL-16298-3G (原本打2G被塗改成3G)
Side 2鋼戳 - ZAL-16299-7G
英國首版Side 1圓標
英國首版Side 2圓標
英國首版Side 1鋼戳 - ZAL-16298-1G,Ted大師首刻!!
英國首版Side 2鋼戳 - ZAL-16299-3G
從戳記來看,英國提供給福茂的鋼模是稍晚的製版,1979年是Decca在英國壓製唱片的最後一年,次年之後就全部轉給荷蘭壓製;而福茂出版這張唱片時其實所有Decca唱片都已在荷蘭壓製了,因此福茂版是比英國版晚了一、兩年才壓製出來的*。這張SXDL 7501也有荷蘭壓片的版本,應該是1980年之後再版時壓製的,所以在時間點上福茂版應該是跟荷蘭版較接近,而英國Decca應是同時供應荷蘭和台灣鋼模。(*福茂是1980年年初首次出版Decca的數位錄音,也就是新年音樂會那張)
到底台版的Decca聲音能好到什麼程度呢? 我想用英國首版來比較是再好不過的了,雖然這是英國晚期的壓片,和那些早期經典的大Decca相比肯定不同,但英版肯定仍是世界最頂級的水準,如果台版的音質能跟英版接近到幾乎並駕齊驅的程度,那對單純享受音樂的人而言又何必追求價格高出數倍的英版呢?
重覆比較了第一面之後福茂版在細節的解析度上是明顯勝過英版的,尤其是在弱音的表現上 - 如第二樂章末段加上弱音器的小號和微弱定音鼓聲,福茂版的質感和清晰度都好過英版。此外在弦樂的撥弦段和木管、銅管樂器的表現上也都呈現出巨量的細節,比英版聽來更加真實且帶有情感,第二樂章小提琴獨奏的撥弦聲在福茂版裡聽來比英版要更有彈性,嘹亮但仍保有一定的溫暖度。
福茂版的動態對比也較英版大一些,低頻也延伸得更好,整體而言福茂版的聲音比較甜潤飽滿,比英版要更討喜。膠片製作的品質則平分秋色,兩個版本的盤質都很重,底噪也都很低,也都沒有肉眼可見的瑕疵。
這份錄音是在以色列愛樂的大本營Mann Auditorium錄製的,錄音師則出動了James Lock, Tony Griffiths和David Frost三位,不過我想重點還是在於James Lock的調校決定了整個錄音的平衡和品味。這個場地的錄音聽來多半比較亮,堂音也沒有明顯的特色,甚至可說沒什麼堂音,有幾分像是錄音室的感覺,但聽來仍十分舒適。以這張馬勒第四號交響曲來說,在現場聽眾席上是聽不到如此清晰的樂器質感的 - 坐得太前排的話樂團後方樂器的質感會比較模糊;坐得稍微後排一點的話第一小提琴的音色就會變暗,這張唱片所表現出來的聲音大概是位在指揮正上方才能體會到,而這也多半是主麥克風陣列吊掛的位置。我個人會認為Mann Auditorium的殘響太短少,如果是在教堂或是殘響夠長的音樂廳裡用同樣的麥克風和擺位來錄的話就可能會錄製出像是坐在聽眾席大約五至十排正中央所能聽到的臨場感,而這也是我個人最喜歡聽full orchestra的座位。當然一定有錄音師並不這麼認為,認為在錄樂團時指揮者所聽到的聲音才是基準,這牽涉到錄音美學上的觀點,到底聆賞者想要的角色為何? 是單純的聽眾還是藉著唱片來產生自己是指揮的幻覺? 我是喜歡當純萃的聽眾,我也自然比較喜歡坐在聽眾席所聽到的聲音。
多年前在國家音樂廳聽過一次Mehta指揮以色列愛樂管弦樂團的音樂會,那場音樂會我坐在二樓大約第十排靠右的位子,主要曲目是天方夜譚。當年第一次聽到以色列愛樂的現場演出,弦樂質感好得沒話說,Mehta把以色列愛樂調教得既精緻又高貴,在表現天方夜譚時總有些太過斯文的錯覺,少了幾分暴虐和柔美的對比;但在表現馬勒時就絕美而充滿詩意,加上馬勒的猶太血統,梅塔指揮以色列愛樂來詮釋馬勒可說是恰如其分。
福茂版的Decca難道真的比英版更出色嗎? 未必,我手邊有好幾張福茂版的Decca是不及格的,像大約同時期出版的數位錄音楊納且克小交響曲(馬克拉斯指揮),福茂版就明顯不如我後來買的荷蘭版。但這張馬勒第四號交響曲的福茂版是紮紮實實的第一流水準,也是我目前唯一確定音質超越英版的一張,到底這才是福茂壓片的真實水平或僅是個案突變? 手邊的福茂Decca還有不少,或許在更多的比對之後可以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